午夜小视频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来我院开展“论道教的灵魂观”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网讯(通讯员 王畅)7月4日下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泽洪教授应邀,在武汉大学振华楼B301作题为“论道教的灵魂观”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第五届武汉大学全国宗教学博士生学科论坛系列讲座之一,由午夜小视频在线徐弢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中,张教授以“论道教的灵魂观”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道教灵魂观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他指出,灵魂观念是宗教信仰的发端和存在的基础,是宗教神学的基本观念,也是宗教学研究予以关注的问题。灵魂观念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存在,山顶洞人的随葬品说明当时人已有灵魂不死的观念,先秦时期魂魄之说已见诸史籍。中国儒释道叁教都有灵魂观念,但道教的灵魂观内容最为丰富、最具特色。道教的神仙信仰、养生修炼、符咒法术、斋醮科仪等,都蕴含着灵魂不死的各种观念,道教经书中更有灵魂活动的丰富叙事。

进一步,张教授聚焦于道教灵魂观的思想内涵,阐明了叁魂七魄说以及魂魄的哲学内涵。随后,张教授讲解了道教科仪法术与灵魂控制,介绍了道教中追摄魂魄的神将使者,如追魂摄魄神将、追魂唤魄将军等,并详细解释了这些神将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张教授从道教斋醮科仪与灵魂济渡出发,阐释了道教步罡踏斗等法事中所体现的灵魂观念与宗教思想。

在总结发言环节,主持人徐弢教授对张泽洪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张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见解独到,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更以创新的视角为道教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道教灵魂观的历史演进脉络、经典文本诠释及当代现实意义展开了深度研讨,大家结合自身研究或学习体会,踊跃交流观点与思考。张泽洪教授凭借扎实的学术积淀与生动鲜活的讲解风格,将抽象的理论阐释得深入浅出,引发全场热烈共鸣。此次讲座不仅系统拓展了师生对道教灵魂观的认知维度,更通过跨学科视角的切入,为道教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与方法启示。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